信息公开 > 巴中市医疗保障局 > 其他法定信息

巴中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1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2024-05-17 11:09 来源: 巴中市医疗保障局

巴医保函〔2024〕23号(A类)


张立泉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付费机制的建议》(第217号提案)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国省相关政策规定

(一)关于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政策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四部门《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的意见(医保发〔2019〕79号)及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八部门《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医保发〔2021〕41号)等文件要求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科学确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川医保规〔2022〕11号)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二)关于加快医保支付政策改革的相关政策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55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医保发〔2021〕48号)等文件,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全国统一、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20〕7号),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广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结合点数法付费的实施意见》(川医保规〔2021〕12号),省医疗保障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医保规〔2022〕16号)等文件,要求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保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推进按中医疗效价值付费,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二、我市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及付费改革实施情况

(一)关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面。一是坚持价值导向,合理调整历史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开展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3次,调整项目价格379项,其中调增327项,调减52项;开展专项调整1次,调整项目价格19项,对手术治疗、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等技术难度系数高、操作复杂,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但价格相对偏低的项目进行调增;对群众反映较多、与周边市价格差异较大的彩超、磁共振平扫、CT平扫等项目进行调减。二是坚持需求为先,科学制定新增价格。始终将智能化医疗服务项目的诊疗新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优先申报新检验方法、新诊疗手段、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前沿科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开展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新增12次,新增项目价格524项。及时出台“互联网复诊”“远程会诊”“家庭自动腹膜透析远程监测”等“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让价格制定成为医疗创新技术进入临床应用的“助推器”。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度“松绑”特需价格。全面放开特需医疗服务,支持医疗机构为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新增特需(放开)医疗服务项目12项,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并备案54项。目前,我市正在执行的有价格医疗服务项目6501项,其中放开项目11项,市场调节价管理项目1项,基本医疗服务项目6488项。基本医疗服务中比省管公立医疗机构价格低的4605项,与省管公立医疗机构价格一致的404项,比省管公立医疗机构价格高的1223项。

(二)关于健全医保付费机制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按疾病诊断分组(DRG)点数法付费体系。出台了《巴中市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按疾病诊断分组(DRG)点数法付费实施细则》(巴医保规〔2023〕5号),按照《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分组方案》,在主要诊断大类(MDC)和核心疾病诊断相关组(ADRG)与CHS-DRG一致的前提下,基于我市近三年(2019-2021年)住院医保结算和病案首页历史数据,形成578个DRG组(稳定病组561组,非稳定病组17组),病组数量反映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疾病诊治能力。 二是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积极探索中医药差异化的支付政策,与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 关于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的通知》(巴医保规〔2023〕11号),将锁骨骨折等12个病种纳入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对具备手术指征的病种可采取中医治疗或西医手术治疗的病种,在采取中医诊疗为主,达到与西医手术治疗同等疗效时,参照该病种手术病组DRG组支付标准按85%进行支付。三是构建以DRG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全市253家医疗机构纳入DRG点数法付费范围,实现DRG付费全覆盖,同时建立精神类长期住院疾病按床日点数法付费、日间手术、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等配套支付政策,以DRG点数法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在我市已基本形成。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实行分类管理,扩大医疗机构自主定价权。一是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执行全省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库,市医疗保障局按规定负责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制定。二是放开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等级和功能定位、医师级别、市场需求、资源配置方向、医疗服务成本和质量等因素,由医疗机构提出价格建议,经省医疗保障局同意后向市医疗保障局进行备案。三是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坚持市场化方向,支持公立医疗机构补齐服务供给短板,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鼓励医院利用现有设施条件、医师队伍、学科优势、品牌特色,在服务质量、时间、内容、环境等方面提供更优质、快捷和舒适的配套服务,供患者知情同意、自愿选择,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服务。

(二)深化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动态调价机制。积极参与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试点,围绕“总量调控、分类形成、动态调整、监测考核、项目管理”总要求,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新机制,指导全市医疗机构积极申报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充分发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决策专家库,实时开展政策培训,对定价原则、定价程序、成本调查方法、定价过程中的难点处理等进行全方位论证,收集省内市外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参考标准,提高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

(三)聚焦重点领域,统筹把握项目调价总量。将医药卫生费用增长、医疗服务收入结构、要素成本变化、药品和医用耗材费用占比、大型设备收入占比、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医保基金收支结余、患者自付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列入评估范围,定期开展调价评估。优先考虑调整价格“高地”和“洼地”,允许历史价格偏低、医疗供给不足的薄弱学科项目价格优先调整,更好地理顺比价关系,实现川东北经济区价格趋同,逐步缩小与省管医疗机构和成都市医疗机构同等级之间价格差异。引导公立医疗机构加强成本管理和精算平衡,统筹把握调价项目数量和幅度,指导公立医疗机构采取“小步快跑”方式扩大价格调整总量。

(四)深化支付改革,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医疗机构诊治能务和服务能务提升,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病组分组的调整,依据前三年全市病例数据确定分组、点数、系数。对适宜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部分病种,实行同病同付,强化医保政策适度向基层倾斜,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积极性,支持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持续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索建立中医日间病房付费方式。

感谢您对医保事业的关心支持,更期盼您在今后的工作中为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负责人:屈建名

经办人:李佳、李政中

联系电话:13419456261



                                                                                 巴中市医疗保障局

                                                                                   2024年5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